日播放量达7亿次,每种短剧都能在河马剧场找到位置丨访谈张翔宇

分类:新上线/ /975 阅读

还记得今年春节期间那部爆款短剧《老千》么?

当时,有很多观众遗憾,这部短剧更多讲江湖道义,对牌桌上尔虞我诈的“千术”描述不过瘾。几个月后,一部同类题材短剧《出手》在河马剧场爆了。

根据Dataeye的数据统计,《出手》累计热力值3745万,在抖音原生端播放2.7亿。

这部河马剧场的自制剧弥补了《老千》的遗憾,把牌桌上紧张的心理拉扯战和牌技都展现出来,打中了一众熟龄群体。在河马剧场站内,《出手》的追剧人数达到561.7万,观看次数为3.2亿。

b47a2340f1de8c9a625512a4617cb21

就在530日,另一部河马自制剧《撕夜》登上dataeye短剧热力榜TOP1的位置。

404c66f7949d72a63f262c4ed322198

不仅仅是自制内容受观众欢迎,在河马剧场宣布实行“合伙人计划”两个月后,不少合作方们的短剧也拿到了超预期的曝光。

520日,河马剧场官方公布了3-4月份爆款短剧榜单。

由重庆四月联盟承制的《林深不知云海》播放量超5亿;

由西安匣子承制的《爱意满乡间》播放量达3.5亿;

《阳谋》、《仙尊下山》、《盲刃》、《新生从分手开始》等多部合作伙伴短剧上榜。


1748688417806

商业变现层面,在河马剧场3-4月的分账统计中,某头部制作方单月分账达96 万元,刷新平台纪录;同时,47 部作品分账超 10 万元,单部最高分账达66万。

这是“合伙人计划”之后的首份成绩单,背后是河马剧场作为免费短剧平台对优质内容持续投入的决心,以及面向短剧行业所有合作伙伴敞开合作的态度。

依靠自身内容版权积累,河马剧场已经稳居行业第二的位置。未来在合伙人计划的加持下,河马剧场必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那么,河马剧场究竟要如何打这一仗?是选择与时间赛跑,还是选择做时间的朋友?就在端午节前两天,短剧新圈(IDnewplaylet)与河马短剧负责人张翔宇做了一场访谈。


-01

联合短剧领域一切可以联合的内容力量

今年3月,在成都网络视听大会现场,河马剧场负责人张翔宇第一次公布河马剧场的合伙人计划,并公布包括爱奇艺、百度、风芒传媒、红果短剧等14家机构在内的合作方。

2个月以后的今天,这份合伙人名单从14家扩展到了30多家,新增了掌阅、华策、花笙、剧点、爱微剧、愉悦剧场、西瓜创想等多家短剧行业知名平台。

在张翔宇看来,从合伙人拓展节奏上来看,是符合平台预期的。“我们愿意投入更多资源来跟大家谈各种形式的合作,落实到合作细节上,希望能够多一些长期合伙人。”

什么是长期合伙人呢?就是双方在了解彼此的需求之后,确定相互匹配。

长期合作的内容有很多,包括成品剧的引入,IP改编合作,以及真金白银的出品和宣发投入等等。

值得所有合伙人关注的是——无论合作方规模大小、作品是首发还是二轮三轮,也无论内容处于头部、中腰部还是长尾,通过河马平台都可以完成对市场需求和用户偏好的有效检索与反馈,进而形成对好内容标准的量化反馈。

这不仅帮助河马不断拓展优质内容池,也为更多行业合伙人争取到了政策扶持的机会,实现真正的共创共赢。

df77c08423f4c5dc8e364b5e2f54b7c

在内容领域,拿到保底相当于提前锁定一部分收益,可以缩短项目占用资金的周期,加快现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联合短剧领域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进行全方位合作成了河马剧场一项基本运营策略。

这不仅仅是应对免费短剧市场竞争的举措,更是作为一家免费短剧平台扩大内容供给的必然选择。

点众科技作为一家付费短剧平台,在运营河马剧场这样大型免费短剧平台上会遇到很多挑战。首先就是免费内容平台对于内容供给量的需求大的问题。

免费短剧平台商业模式的关键是用户留存,通过用户长期留存,产生广告价值,吸引广告主投放,来维持经营,而用户长期留存的前提是平台上要有足够吸引用户留下来的内容。这就要求内容供给量足够多。

单一平台的自制内容肯定很难满足一个免费平台需要的内容量。为此,河马剧场选择跟市场上所有版权方展开深度合作。

“我们非常开放内容合作,也非常真诚拿出我们所能够拿出的全部的激励政策或者分成政策来欢迎所有版权方跟我们合作。”张翔宇说。

1748688627617


-02 

优先满足存量用户需求,持续拓展新用户群体


一边通过合伙人计划增加内容供给,另一边,河马剧场也在扩大平台的内容消费群体。

毕竟,当大量的内容涌入平台之后,需要有更多用户来消费,才能产生更高的商业价值,内容合作伙伴才会产生更高收益,整个平台才能完成从内容到商业的闭环,实现可持续运营。

在用户层面,当下所有的免费短剧平台基本都面临统一的命题,满足现有存量用户需求的同事,拓展新用户群。河马剧场也不例外。

短剧市场的存量用户主要是指三四线城市的中年熟龄用户群,大部分都是从付费短剧时代沉淀下来的。这部分人是河马剧场平台上的主要用户群。

他们对内容偏好有明显特征,更喜欢现实类题材。像《出手》《盲刃》这样的短剧能在河马剧场跑出来,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短剧的增量市场则主要来自于一二线城市用户,以及年轻用户群。河马剧场也在探索如何能满足这部分人的短剧内容消费需求。

张翔宇说,河马剧场希望能借鉴一些长视频的逻辑,把短剧做到足够精品、足够有影响力之后,同时去衍生一些短剧周边,包括一些二创切片,可能还有一些短剧IP和粉丝生态。

“这只是一个尝试,还没有发挥太大作用。我们吸引年轻用户更多还是通过内容手段。比如,挖掘一些新题材,或者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情节点,让短剧内容变得年轻化一些,让年轻人能看得下去。”

年轻人和原有的短剧群体对内容偏好有明显差异。相比中年人,年轻人就更喜欢一些幻想性题材,或者模式流短剧。

在之前的公开采访中,张翔宇就说过,河马剧场要走差异化路线,否则,仅靠资金投入难以支撑业务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差异化的根源就在于不同用户群体的内容需求不同,或者说,河马在满足用户需求优先级上是存在差异的。

由于平台上熟龄群体更多,河马剧场将优先满足这部分群体需求。

比如,在内容生产上,他们喜欢看的现实类题材会多一些;在产品的功能设计和运营玩儿法上会更简单一些;在拉新维度上,平台也会针对核心用户群做一些品牌渗透和宣讲。

张翔宇观察到,核心群体的需求也会逐渐发生变化,慢慢产生一些外溢的需求,比如,他们也会喜欢看年轻人喜欢的题材。


-03

每一部短剧都能在河马剧场找到位置


合伙人计划宣布两个月之后,在河马剧场不断运营之下,平台月活蹿升300%以上。

张翔宇透露,目前平台每日短剧播放次数已经达到7亿次了。这意味着,河马剧场存在庞大的用户群。

平台用户体量越大,它的人群结构越丰富。比如,河马剧场的核心用户中年人偏多一点,但同样有很多年轻人。只不过在一个相对庞大的基数下,这些年轻人的占比显得看起来少一点。

用户群体丰富,加上河马剧场对精品内容的扶持,足够让任何一类短剧都能在河马剧场找到属于自己的用户群。

河马剧场会对一些精品内容做一些事前宣传,端内也会给流量扶持。但这个扶持主要是帮助精品内容起量,而不是强行灌流量。等这个精品剧确实引爆之后,平台会做更多的流量扶持和宣推,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有流量的二次引爆。

一部作品是否判定引爆主要看两个标准,一是作品覆盖的人群是否足够广;二是看内容完播率。河马剧场会通过算法和模型能力,慢慢摸清不同分层用户的偏好,帮助版权方迅速找到站内对内容感兴趣的人群,并放大播放量。

为了尽量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内容消费偏好,河马剧场一直在不停地扩充品类。到目前为止,河马剧场的短剧标签已经扩展到了108个。

当然,扩展品类并不等于面面俱到,没有重点。

“这里面可能有10-20个品类,我们是尽可能多去扩充的,剩下的品类就保持正常的节奏去供给,覆盖一些我们核心人群的外溢需求,也帮他们避免信息茧房。如果用户一直看某些品类,长期来看,这个平台的用户价值是没有变化的。”张翔宇说。

有了优质内容供给,有了周密的运营策略,正如短剧新圈之前提到的,河马超越红果不容易,但其他免费短剧平台想超越河马,一样不容易。



#本期话题
你还知道河马短剧的哪些爆款?
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


您可能感兴趣这些资讯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

Copyright © 2025 热门短剧资讯网(www.69shuba.ac) All Rights Reserved

顶部